这个暑假不消停,临沂先后近10名孩子溺亡,谁该为他们的死“埋单”...
前几日,在临沂,7名学生相约下河去洗澡,有四名孩子先到达目的地,后三名孩子到达目的地时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猜想他们可能是溺水了,立刻报了警,到了第二天上午,四个孩子的遗体全部被打捞出来。

在等待打捞时,岸边孩子们的父母哭的撕心裂肺,其中一位妈妈哭着说:“说只出去玩一会,怎么就回不来了,都怪我……”旁边的人不敢安慰,只是觉得这位妈妈可怜,孩子还那么小。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溺水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那些出事孩子的家长,都会说一句话“一时没注意孩子就出意外了”,这对于家长来说,就是自己没有看好孩子才导致孩子出意外,未来的一生中都可能无法原谅自己。

想要预防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溺水?
溺水被分为两种,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湿性溺水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人落入水中,呼吸道会被水或河中其他异物堵塞而溺亡为湿性溺水,死亡率高达70%到80%,另一种是咽喉和气管受到刺激会发生闭合造成窒息,这被称为干性溺水。人在落入水中时,这两种情况都会发生,只不过前者发生的概率要大得多。

有的宝妈会觉得,溺水还用解释,不都知道吗?其实不然,不光概念很多人不清楚,就连溺水时的表现,很多人都存在误区。
真正的溺水是没有办法发出声音的,身体会呈现出站立,或者向前倾斜像是在爬楼梯时的样子,但是水以下是看不到的,别人可以看到的只有头部。
伴随着挣扎,人的身体会在水面上呈现出一上一下的运动,头部也是因为惯性在水面上下来回挣扎,为了保证呼吸,人会自然而然的将嘴巴半闭朝向上。
一部分孩子在发生溺水时,家长看到之后并不知道孩子是发生了溺水,以为孩子只是普通的玩水,这就是对溺水时的表现不了解,最终导致抢救的黄金时间。

如果孩子发生溺水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孩子自身具备一定的自救知识,家长也要有相应的对策。
孩子自己落水时的自救的方法:
1. 立刻保持冷静,屏住呼吸,放松全身,除去身上的负重,身体保持平衡,身体沉到一定程度会自动浮起,头朝上,先保持可以呼吸的状态,再想办法求救。
2. 当别人救自己时,不要环抱住救生员,这样只能让救生员束手束脚无法施救,身体应该保持放松,继续漂浮,救生员会从背后拉住自己往岸边游,在危难和恐惧中保持冷静是很难困难的,但也要尽量理性对待。
3. 如果自己的双脚被水草缠住,这时候就不要挣扎,深吸气后潜入水中用双手解开。

当孩子落水时家长的正确做法
1. 水性好的家长可以尝试下水救人,但一定要结伴一起,避免单人入水,脱去衣物和鞋子,身上最好可以绑住绳子,让岸边的人抓住。
2. 家长除了拨打急救电话或救援电话之外,还要找绳子、救生圈等救生物品,绑住下水救援者施救。
3. 靠近孩子,应该从背后用手抱住孩子的头部,再向岸边划,避免孩子抱住自己的手脚。
4. 救上岸后,应该立刻将孩子俯身在自己的膝盖上,使劲拍打背部,让孩子将水吐出,一边急救一边等待救援。

在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太渺小了,意外到来前是不会提前通知的,虽然当地政府也做了很多亡羊补牢的措失,但还是有些家长陌路寡闻,是宣传不到位还是信息不对称缺失,所以作为家长,时刻保持远离一些危险,也让自己的孩子远离一些危险,可以隔绝大部分的危险,孩子也可以平安长大。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