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8828336
当前位置:临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社会万象

“净网2019”电信诈骗是这样一步步诱你上钩的

2019/8/27 8:19:19

评论:0

浏览量:2727

网络、微信成了诈骗犯罪聚集地,骗术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就是要钱,主要有以下9种骗局。

1、猜猜我是谁

“好久不联系了,你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了?”骗子随机拨打手机号码,诱导当事人误以为是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在获得信任后找各种理由借钱。接到此类电话时,大家不妨编个名字,如果对方随口答应,必定有诈。

2、退款索要卡号

骗子自称网络购物平台客服,告知当事人购买的货品缺货,或者快递包裹半路遗失、损毁,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动态密码等以便退款。遇此情况,持卡人一定要注意保护好银行卡查询密码、交易密码、有效期信息等。

3、邮包诈骗

骗子冒充公安或邮局工作人员,告知当事人的包裹涉嫌毒品被查扣,要求缴纳保证金。事实上,执法部门查获违禁品后会直接进入调查程序,并出示相关法律文书和证件,不会电话通知。

4、亲友遭遇不测

骗子在获知当事人信息后,设法阻断其和家人的联系,然后通过电话、短信等联系当事人家属,谎称其被绑架或出车祸,需要赎金或医疗费。应对这类骗局,建议家属保持冷静,设法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当事人。

5、机票退改签

在航班起飞前,乘机人突然接到短信说航班取消了,短信中乘机人的姓名、航班信息都是正确的,看起来十分可信,一旦你按照短信提示的内容操作,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

6、虚假中奖

骗子称当事人被某电视节目选为幸运观众,得了大奖,但需缴纳手续费才能领取。还有些骗子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诱骗网友点击虚假网站,并支付“个人所得税”,或用木马盗取网友银行信息。

7、更换账户信息

“这是我的新号,请汇款到这个账户……”这本是最低级的骗术,但若当事人当时恰好需要汇款,就很容易受骗。收到这类信息,可致电真正的收款人,确认收款信息。

8、冒充官方号

例如,骗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客服电话群发诈骗短信:“您的账户因未分类核实个人信息已被冻结,请登录某某网址按提示核实解冻 。”持卡人根据提示点进网站后需要填写身份证号、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一旦暴露,极有可能被窃取账户资金。

9、爱心传递诈骗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贫信息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在朋友圈里,号召善良网友转发,但信息中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九成诈骗源于信息泄露

2014年,知名演员汤唯被骗走约21万元人民币,让更多人认识到了电信诈骗。

2016年,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走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后伤心欲绝,最终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此后,陆续发生了多起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甚至因此自杀的事件。

今年7月,河南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犯罪团伙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诈骗千余人,受害者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涉案金额上亿元……

电信诈骗不仅侵犯他人财产,一旦泛滥,还容易诱发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恶劣风气,侵蚀积极向上、踏实肯干的价值观。坑蒙欺诈者得利,诚实信义者吃亏,这种反面示范效应会直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伤害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公共秩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近年来,在持续打击下,电信诈骗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但仍然多发,屡打不绝有多方面原因。

行骗手法翻新太快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捷支付等新技术的涌现,诈骗分子不断利用新生事物,寻找电商平台等的管理漏洞实施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公民信息监管不严

九成电信诈骗案件源自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

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把个人信息放进“保险柜”,尤其是银行、电信、电商等保有大量用户资料的行业、平台,不仅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用户数据库的安全性,防止不法黑客侵袭,更要严格监管,妥善保存和处理用户信息,堵住内部人窃取贩卖的漏洞。

诈骗来源难以追踪

诈骗分子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络呼叫转入传统电话电路,并更改电话的“显示号码”,让它看起来像是警方电话或某官方电话,以博取受骗者的信任。

我国刑法规定,诈骗3万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2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虽然刑罚不轻,但由于诈骗成本低、难追踪,罪犯便会铤而走险。

公民安全意识不强

人们贪图小利的心态,是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诈骗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各种虚假信息高速传播和轮番轰炸,受眼前利益的驱使,不少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人群就难以招架。

尤其是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足够“聪明”“警醒”,不会上当受骗,实际上受骗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国外同样严抓不绝

电信诈骗全球都有,各国都在努力堵住电信诈骗漏洞。

比如,日本给老人的手机安装软件,通过辨识语音、语调和关键词,判断其是否处于被骗状态;美国规定,一旦某电话被用户列入“拒绝来电名单”,将在31天内都不能打电话;加拿大更是设立“防骗中心”,帮助受害人追缴损失……国外同样遏制不住电信诈骗。

防骗有6个锦囊

哈威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掌握6个防骗锦囊,可有效避免落入圈套。

1.遇事先冷静

涉及他人的,应率先联系到当事人,尤其是被要求转账汇款的。

2. 遇到借钱先验证

汇款前要通过打电话、发微信语音或面谈等方式确认。

3.及时联系官方

收到号称银行、航空公司甚至公检法部门的信息时,不要回拨电话或拨打信息中的联系方式,应拨打官方电话确认。

4.谨慎开通网银

大额银行卡尽量别开通网络银行或手机银行,用于网购的银行卡内只存入少量钱,若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可从其他银行卡转钱到网购专用卡中。

5.给财产做“物理隔绝”

将钱分散存在多家银行账户中,即便受骗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6.关注诈骗新闻

多了解电信诈骗案件,对最新诈骗手法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类似事件,要保持警惕、不贪小利、认真甄别。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写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0539-8828336
  • Q Q: 2100968408
  • 微信: vxb20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临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鲁ICP备15001695号 |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328号  |  技术支持:临沂信息网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

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