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8828336
当前位置:临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玩卡达人

银行如何看待信用卡“套现”行为?

2019/12/10 19:53:29

评论:0

浏览量:1.54万

2018年中国信用卡的发卡量是6.86亿张,预计到2019年底,信用卡的发卡量将突破8亿张,在这茫茫的持卡用户中,有一定比例的用户是在使用信用卡进行资金周转,也就是俗称的“套现”;那么银行是如何看待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呢?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最主流的观点是:“使用信用卡套现,银行是有收益的,所以,银行对套现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并不严谨。

想要知道这个答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银行的风控系统。

风控系统

银行在信用卡风控方面主要有两个部分:“信用评估”和“交易风险管理”。

信用评估主要是指央行征信体系和本行自身的信用体系,用于下卡审核和贷后管理。

交易风险管理,是用户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风控数据,算是银行风控体系中比重较大的部分,也与我们讲的“套现”行为息息相关。

什么是交易风险管理?

银行利用多年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持卡人信息、交易信息形成大数据管理,并从中识别出高风险交易;当使用信用卡进行高风险交易,预警管理系统会及时向授权的系统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信号,相关人员根据风险等级,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

严重程度从低到高,从系统标记——短信提醒——降额封卡。

交易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消费的不合理性;不合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消费时间、消费金额、消费商户。

01消费时间

非正常交易时段消费,太早或者太晚;早上6点做SPA;晚上10点买建材,虽然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能说的通,但这就属于非正常交易时段,有的人早上6点加个油,真实消费,一样会被银行提醒;此外就是消费间隔,1分钟前刚买完建材,1分钟后就去KTV,这也不合理,所以,通常一张卡的消费间隔要在两个小时以上。

02消费金额

非正常大额消费,逛次超市消费两三万,加个油消费七八千,还是那句话,虽然都能解释,但这都属于不合理的消费金额,因为信用卡只能用作个人日常消费,但是,如果你去休闲娱乐场所消费个一两万,那属于合理消费;消费金额的不合理性在预警管理系统中占比较大。

03消费商户

“个人日常消费”是商户选择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当然也会有一些银行会经常更新一些在个人日常消费范围内的黑名单商户,比如招商的天书名单;但绝大多数银行都只关注MCC,因为有些行业并不属于个人日常消费的范畴,最典型的就是建材批发和珠宝首饰,之前可能没问题,现在的话,如果经常刷的话,会极易触碰到风控的红线。

总之,“个人日常消费”这几个字是重点,这也就是为什么百货类、餐饮类、休闲类、住宿类是所有银行都喜欢的商户,因为这些商户都符合个人日常消费的标准;即便你是真实消费,但只要经常偏离“个人日常消费”的合理性,同样会被系统标记或警告。

“套现”的界定

想要界定“套现”行为是要有标准的,并不是靠某个人的主观来判断的,大多数的“套现”行为,交易只要具备合理性,不触及银行的交易风险管理系统的话,对于银行来说就不是“套现”,对持卡人自然也就没什么影响;这样理解的话,你就会清楚,银行明明知道你是“套现”,却因为自身有收益而不去管理,这句话是不严谨的。

但如果经常出现不合理的交易,触发了交易风险管理系统,那么被风控是必然的。

答案

所以:银行是如何看待大量用户“套现”行为的?

答案:看风险交易管理系统,如果触发系统那就“系统标记——短信提醒——降额封卡”;如果没有触发,那对银行来说,就不是“套现”。

最后,一句话切记:“信用卡是一个工具,但不要被它支配了我们的人生。”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写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0539-8828336
  • Q Q: 2100968408
  • 微信: vxb20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临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鲁ICP备15001695号 |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328号  |  技术支持:临沂信息网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

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