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8828336
当前位置:临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生活杂谈

29人死亡! 山东紧急提醒! 这类的果实千万别碰!

2019/12/13 7:41:41

评论:0

浏览量:1830

警惕!死亡29人!

今天山东省卫健委发布

2019年11月传染病疫情通报

2019年11月(2019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省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

26种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5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571例,死亡29人。

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81.77%。11种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和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7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3848例,无死亡病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4.87%。

天气越来越冷,流行性感冒、水痘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也将进入发病小高峰。上述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出现聚集或暴发疫情,需特别关注。

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天。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38℃以上)、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较轻。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流感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流行期间,应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注意休息,咳嗽、喷嚏时要掩口鼻。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可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

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抗性较强,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活。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 12~48h,最短 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诺如病毒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暴发主要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3月,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感染者可通过呕吐、粪便排泄等方式大量排出病毒,还可通过附着于气溶胶颗粒而传播。在餐馆、医院、学校、幼儿园、疗养院等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通过粪口途径、吸入或摄入混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引起。

在通报统计表中

布鲁氏菌病想必大家还记忆犹

新前几天,不少人就因为

喝鲜羊奶、吃未杀菌彻底的牛羊肉

等原因入院治疗

这段时间,在很多地方经常能看到许多银杏果掉落在地上,有的看起来黄灿灿的很诱人,有的果子汁水已经被踩出来了。

把果子剥开,里面是银杏果,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白果。据说白果营养价值比较高,所以很多Bo友看到了会捡回家,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白果不要乱碰!更不要乱吃!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

近日,淄博有一位六旬王女士

轻信别人提供的治病偏方

惹来麻烦

导致皮肤严重过敏脸部、

颈部和双手肿胀明显

直到去医院检查治疗后,

才慢慢好转

10颗白果就能引发中毒!

银杏果性平、味甘、略苦涩、有毒。很多人以为白果营养丰富,殊不知银杏果是一种中药材,一般不适合当做干果类零食吃。

过量食用可导致毙命,为此,应尽量少食,

控制在10颗以内,如果对有些成分特别敏感者最好不吃。

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洗胃用温开水,导泻可用番泻叶;

1、龙葵

龙葵是一种草本植物,果实呈类球形,黑褐色、橙红色或黄绿色,是可以拿来药用的。但是由于叶子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煮熟后方可解毒,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甚至休克等症状。

分布地区:几乎全中国均有分布,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

2、南天竹

南天竹,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

分布地区:国内多省都有分布,常见于长江流域及陕西。

3、盐肤木

盐肤木又名盐麸木,是漆树科落叶灌木。叶子和茎的汁液含有漆酚,误食会引起强烈刺激,引起口腔炎、呕吐、腹泻,严重者可以导致中毒性肾病。

过敏体质者也尽量不要与这种植物接触,可能会引起红肿,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

分布地区:分布于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安徽、浙江、福建。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大家

千万不能乱吃!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写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0539-8828336
  • Q Q: 2100968408
  • 微信: vxb20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临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鲁ICP备15001695号 |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328号  |  技术支持:临沂信息网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

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