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 临沂又添重点抗日战争遗址
近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同意将滨海建国学院办学旧址确定为临沂市重点抗日战争遗址,这也意味着莒南又新增一重点抗日战争遗址!
1941年6月由中共鲁中五地委与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按照抗大一分校建制创办的滨海中学,于1945年8月改名为滨海建国学院。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滨海建国学院实行流动办学方式,莒南县王家坊前村一带是当年的主要办学点之一。滨海建国学院曾开办宣传队、卫生队、行政队、教育队、普通队、艺术队、电话队和会计队等,为沂蒙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军地两用人才。
据悉,1947年2月,滨海建国学院与由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更名的滨海师范合并成立滨海公学;后历经滨海乡村师范学校、山东省临沂师范学校(1950年2月校址从莒南迁到临沂后)、临沂教师进修学院等阶段,于1983年6月改名为临沂教育学院;1999年3月,与成立于1958年的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临沂师范学院;2010年11月,改名为临沂大学。
莒南这些抗战遗址你知道几个?
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成立旧址
由来:1937年8月,爱国志士谢辉、张子亮、刘怀川等人,在十字路镇组织了一支200余人枪的队伍,称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谢辉任大队长,张子亮任副大队长,刘瑞卿任参谋,不久,与中共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地下工委临沂军事小组取得联系,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是鲁东南一带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
刘庄集惨案遗址
由来:1938年5月30日,刘家庄正逢大集,当地群众习称“麦市集”。上午十点多钟,集市上正是买卖最活跃、最热闹的时候,从东北方向飞来一架黑乎乎的红头飞机,经过东岭的龙泉寺庙后飞过来了。这是侵华日军驻青岛的空军部队为了向中国人民显示所谓大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威风,向无辜的平民百姓下毒手了。这一血案中,被炸死、射死的有300多人,重伤200多人。仅刘家庄死亡的就有17人。
中共鲁东南特委成立旧址
由来:1937年7月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鲁东南地区根据省委指示,派出党员干部到各地,建立和恢复党组织。1938年8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在莒南大店成立。景晓村任书记,刘居英、刘涌、崔介、李仲林、张刚、杨昆任委员。鲁东南特委的建立,使鲁东南地区党的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
鲁东南特委书记景晓村
中共滨海地委、滨海专员公署旧址
由来: 滨海区(抗日战争初期称鲁东南地区)的范围北起胶济铁路,南至陇海铁路,东临黄海,西界沂河。1941年8月上旬,滨海专员公署成立。1942年4月1日,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决定,鲁中区五地委和鲁南区四地委合并为滨海地委,直属山东分局领导。
中共莒南县委成立旧址
由来:1939年6 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决定,撤销莒县县委和莒赣临边区工委,以泰石路为界,建立莒南县 委和莒北县委。7 月,中共莒南县委在高家沟村建立,对外称“八路军驻莒南办事处”,白炎波任县委书记。
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旧址
由来:1941年1月1日,析原莒县南部九、十两区和七、八两区部分地域建莒南县,在大店区东略庄村(今属筵宾镇)成立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王东年任县长。建县后,区划调整为汀水、大店、路镇、洙边、扁山、壮岗、坪上7个区,区下设乡。
中共沭水县委、沭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由来:沭水县位于莒南县、临沭县和临沂县三县交界处,横跨沭河,地域包括原临沂县五区全部和三区相公庄以东地区。1940年10月,临沂五区解放,12月,中共五地委决定建立中共临东工委,吴镜任工委书记。1941年2月,临东行署建立,吴镜兼任行署主任。是年6月,中共临东工委改建为中共沭水县委,吴镜继任县委书记;临东行署改建为沭水县政府,王子虹为沭水县县长。
莒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由来:1943年9月,莒、临(沂)边区设莒临县,属滨海专区,庄泽华任县委书记,薛翰亭任县长。
山东抗日根据地八大剧团汇演旧址
由来:“1941年5月中旬,省战工会教育处与省文协组织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山纵二旅突进剧社、省妇联姊妹剧团、山纵鲁艺宣传大队、抗敌自卫军宣传大队、突进三分社、鲁南黎明剧社等八大剧团,在沭水县渊子崖村举行长达十天的联合公演,演出《雷雨》《回到前线去》《生产大合唱》《伤兵》《十八勇士》《李秀成之死》等大小剧、节目十余个。观众踊跃,盛况空前。”(《临沂地区志》2001年版)
八路军山东军区旧址
由来:1942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八路军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司令员,江华任政治部主任。辖鲁中、清河、胶东军区、滨海独立军分区及第5旅。
新一一一师成立旧址
由来:1942年夏天,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国民党军队不断制造摩擦,反共气焰日趋高涨。这时,驻甲子山区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一一一师大部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积极争取下、在全民族抗日大义的感召下毅然起义,更名为新一一一师,转移到我抗日根据地,与我军一起共同作战。后番号改为中国共产党的正规军队番号“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
沂蒙红嫂梁怀玉旧居
由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部队急需补充战斗力,梁怀玉作为洙边村的识字班的队长,在全区的动员参军大会上踊跃发言:“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农历正月十五的张家连子坡村东沟崖上的大参军誓师大会上,梁怀玉公开宣布送郎参军(第一个报名的刘玉明),在她的感召鼓舞下,全县有1488人入伍,有力地支援了抗战部队。建国后,梁怀玉被誉为“沂蒙红嫂”,其事迹也被收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刘玉明 梁怀玉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
由来: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及山东党政领导机关,于1941年3月从沂蒙山区转移到滨海区莒南县,在发展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指挥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了最困难时期,进而进行了战略反攻,直到抗战胜利。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莒南、临沭等地,一度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莒南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山东省政府成立旧址
由来:山东省政府的前身是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都是在抗日战争中成立的省级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在大店镇召开第二十次联席会议,决定将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推选黎玉为山东省政府主席。省政府设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实业厅、教育厅、司法厅、公安总局、卫生总局,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共产党领导的省民主政府。
中共滨海区党委成立旧址
由来:1943年4月,经山东分局决定并经中央批准,撤销滨海地委,成立滨海区党委。符竹庭任书记。
渊子崖抗日自卫战遗址
由来:1941年12月19日,上午八点多,日伪军1000余人,分两路包围了沭水县渊子崖村。日军用大炮向村里轰炸,炸死炸伤不少群众,许多房屋被炸毁。全村300多名自卫团员及男女老少,在村长和自卫团长带领下,用土炮、土枪、大刀、长矛据守围墙,英勇抗击,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日军攻入村内,自卫团员和村民与敌展开激烈巷战,战斗从上午8时许到下午4时,共打死打伤日伪军100余人。
山东抗战建国学院
由来:1938年6月,为了培养各方面急需的干部,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建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39年9月改建为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1940年1月,原在晋东南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第一分校抵达鲁中沂蒙山区,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并入抗大一分校。1941年以后,特别是1943年后,在职干部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制度。1945年2月,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设立了山东省抗战建国学院,黎玉兼任院长。
滨海中学旧址
由来:1941年春,山东五地委和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作出决定,按照抗大一分校的建制在滨海区建立一所干部学校——滨海中学。5月13日,师范部在莒南县朱边镇开学。
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
由来:1939年7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决定设立中共莒南县委,1941年成立莒南县人民政府,这时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师部、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编辑部、印刷厂都驻扎在这里。1944年7月6日,山东新华书店在莒南后净埠子村宣告成立,山东新华书店的前身是大众日报社出版部,这就是说山东新华书店从创始到奠基的全过程都在莒南,莒南县后净埠子村是山东新华书店的诞生地。
山东画报诞生地
由来:山东画报社成立于1943年7月,“山东画报”的前身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士画刊》。
庄户学诞生纪念地
由来:1943年秋冬,从轮训师资班中抽调出的学员张建华,在滨海师范驻地刘家莲子坡举办抗日小学,随后创了边干活边学习、把农民学员的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的教学模式,被农民群众称为庄户学。“庄户学”做法刚开始仅在儿童当中进行。后来,它被推广到了成人班、妇女班、民兵班、战士班,其影响也越来越大。
郑信开荒纪念地
由来:郑信是莒南县大山前村人,1940年家乡解放,在村农救会的支持下,他开荒半亩,勉强糊口。1941年他又组成12人的开荒小组,任组长。1942年成立45人的开荒队,被选为队长,当年开荒70亩。至1943年,他1人开荒24亩。他在村里宣传“开荒为抗日”的道理,并帮助队员解决工具和种子不足的困难。1943年10月,《大众日报》登载题为《郑信全家收获忙》、《郑信的故事》的长篇通讯和《学习郑信,培养更多的郑信》的社论。是年,王杰又专门谱写了《郑信开荒》一首歌,曾在解放区广泛传唱。
大鸡烟厂旧址
由来: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卷烟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单纯从农户收购已供不应求。有些收购的卷烟,由于质量太差,日伪军中比较高一级的头目根本不用。为了让卷烟打入敌人上层,使其在敌人核心中发挥作用。1943年5月,山东军区保卫部研究确定,自力更生,在十字路镇刘家扁山建立烟厂,这就是以后的有名的大鸡烟厂。
马棚官庄抗日烈士纪念塔
山东水库之母
由来:1944年,石泉湖村在各救会长李义丰带领下,“全村人搿伙起来,治山养山吃山”,联建起了孝行水库,结束了全村人畜用水难的历史。据记载,该水库是山东省最早的水库。1959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带领出席省委召开的地、县委第一书记会议的全体人员到莒南县参观了石泉湖、虎园水库,舒同称誉石泉湖水库为“山东水库之母”。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