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来了!2021年,临沂要这么干
1月25日上午
临沂市第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
市长孟庆斌代表临沂市政府
向大会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
临沂将有怎样的发展目标?
有哪些民生实事与你息息相关?
临沂人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一起跟小编来看看
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人民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八个第一方阵”和“六强、六富、六精”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十个更加注重”,加快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
突出抓好七个方面
一、着力打造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先行区。
●突出三步走引领。筹划对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系列活动,联合制定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办法,新授牌沂蒙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00家。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力争年内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480万人次。
● 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4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基本稳定。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罗庄、兰陵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
●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保障机制,强化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二、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大进展。
●强化创新引领。完善创新机制,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和“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启动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开展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和“3+N”工业互联网体系培育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省级以上“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
三、着力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贯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打通消费堵点。加快服务消费提质,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智慧教育云平台覆盖率超过90%。
推动实物消费升级,开展“四机一脑”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家电消费更新。
抓好消费业态创新,支持传统商业形态智慧化改造,打通线上消费供应链,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畅通流通渠道。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复制推广保税展示展销、融资租赁等政策,完善“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模式,放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效应,培育外贸新业态。
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陆向通道全线物流效率,欧亚班列到发200列以上,开通临沂至日本、东南亚全货机航线。
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试点,推动氢能源车辆参与同城配送,新能源城配车辆不少于1200辆。
●联通区域发展。增强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联动效应。
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努力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精度、有厚度、重统筹、重体验的城市。
●夯实支撑力。强化公用设施配套,改造提升30万吨水厂,加快城市应急水源项目建设,新增供热能力1100万平方米,建成500千伏“两纵两横”坚强智能电网网架。
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实现县级以上城区、重点乡镇5G网络全覆盖。
统筹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服务网络,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围绕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基本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
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加速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
增强北城魅力
增添老城韵味
激发南城活力
凝聚西城动能
彰显东城特色
树立辨识度更高的城市形象
●增强北城魅力。搞好高铁片区开发和三期谋划,推动组团开发、快速成势。
增添老城韵味。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更新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生活、休闲等功能,改造老旧小区100个、206万平方米。
激发南城活力。加快腾笼换鸟、提档升级,重塑“三生”空间。
凝聚西城动能。聚焦商城和木业转型,持续抓好国际陆港、商谷、G2新型科技物流基地建设。
彰显东城特色。提升科创城、空港商务区、凤凰岭片区开发品位。
树立辨识度更高的城市形象。深入挖掘书法、兵学、孝悌等文化内涵,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推动王羲之故居片区改造,确保兵学文化公园开园。厚植滨水底色,强化城市空间、天际线、色彩、建筑立面管控和引导,在沿街沿河等重要地段规划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网红打卡地。
支持平邑、沂水、临港建设市域副中心
推进莒南“撤县设区”........
●拓展辐射力。支持平邑、沂水、临港建设市域副中心,推进莒南“撤县设区”,布局市级重大平台和产业,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
开展“对标赶超、争先进位、特色发展”行动,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推进精品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打通市域和沿河快速通道
开工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临沂段.....
●提升通达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深化轨道交通研究,畅通旅游大巴通道,加快智能停车场建设,探索违法交通行为“随手拍”,打造公交专用道“闭合圈”。
打通市域和沿河快速通道,实施G518临沂至临港段、沂河路快速化改造,提升改造滨河大道、通达路祊河桥,实现北京路、武汉路跨河大桥及陶然路、大山路主线通车。
增强铁路运载能力,开工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临沂段,抓好济莱临连高铁和通用航空、济铁物流园二期规划建设,确保临港疏港、兰陵金石等专用线建成启用。
开工建设临淄至临沂、临沂至滕州高速,做好临沂至东海高速、董梁高速临沂段、蒙阴至邳州高速等前期工作,织密“五纵五横”高速路网。
加快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加密航线网络,基本实现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
五、着力释放改革红利。
●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一网通办”“一次办好”,面向企业、群众新推出“双50””一链办理”服务项目。
搞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扩大“拿地即开工”实施范围,推进区域性评估评价。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近办”“一站办”“帮代办”“自助办”能力。
●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市县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推广“不见面开标”方式,打通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推开“标准地”出让模式,加大新型产业用地供给。推广“读地云”和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促进土地使用权规范交易。
继续减税降费,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改革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企业家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和政企协商制度,建立企业合法权益受损补偿救济机制,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不罚轻罚”清单,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六、着力筑牢安全发展底板。
●狠抓疫情防控。强化联防联控,做到人、物同查同检同防,确保不出现疫情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严抓风险防范化解。“一企一策”稳妥化解重点企业风险,降低银行业信用风险,力争风险法人银行机构“清零”。
严格执行企业责任事故“四项制度”,建立季度执法评估和企业全要素量化评价“双评”机制。
开展“应急能力快速提升年”活动,建成智慧应急“一网四平台”,启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做好防汛抗旱、气象、地震、人防、消防等工作,努力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水平。
●细抓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和碳排 放达峰行动,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
实施“保护蓝天”行动,加强细颗粒物、臭氧和碳排放协同控制,狠抓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综合整治,全面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
实施“爱护碧水”行动,深化河湖长制,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整治,确保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七、着力提升社会共享水平。
●促进更加充分的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打造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实训示范区。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深化“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打造更为优质的教育。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家校政社共育一体化进程。
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确保中小学“大班额”动态清零。
落实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要求,加快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支持临沂职业学院等院校提升办学水平。
●实现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调整享受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的待遇标准,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各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50元提高到580元。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供更有温度的健康服务。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稳定在98%和99%以上。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打造全省区域中医药医疗高地。
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婴幼儿健康,关心关注老年群体,提高慢性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水平。
●发展更加惠民的文化体育等事业。抓好精品创作、惠民演出和主题展览,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重点做好琅琊王墓保护利用,积极创建国家级沂蒙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提升“红色沂蒙”体育品牌,加快奥体中心建设,改造提升滨河健身长廊,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对外有序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办体育事业。
办好第11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10届中国沂河体育节等赛事,积极申办第26届省运动会。
用好临沂体博会平台,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
新蓝图振奋人心
新征程催人奋进
奋斗创造辉煌 实干成就梦想
一起为临沂
加油、奋斗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