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情防控不是“封村堵路”!
1月2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山东省卫健委党组副书记、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马立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症状的早期识别能力,每乡镇(街道)设置1处采样点,在农村地区布局流动采样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人员进村采样,由县级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其次,山东省已向社会公布了各地的核酸检测机构信息,以县(市、区)为单位也将陆续公布本地采样点和检测机构的信息,以方便返乡人员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加强不是加码,防控不是封村堵路,各地一律不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
马立新也提醒广大返乡人员,在返乡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线距离;尽量选择无接触方式办理值机、检票等手续;自觉配合测体温等查验工作;留存乘车票据,以备查询。
提倡返乡后不聚集、不串门,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自我隔离并上报,按照村居的安排及时就医排查。
“应检尽检”行业扩大至16类 主动发现3例冷链从业人员
进一步抓紧抓实疫情防控措施,山东“应检尽检”再加密,已先后修订了5版“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检测工作方案,对重点人群实施分步分类扩围、加密检测措施。
“应检尽检”行业由最初的12类扩大至16类。适应冬春季防控工作需要,将入村(社区)入户的快递、外卖从业人员,餐饮单位、室内体育健身场所、洗浴美容场所等存在暴露风险的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司乘人员,纳入“应检尽检”范围。
对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和口岸区域作业的人员,以及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作业的人员,实行每3天1次检测;冷链食品、医疗卫生、口岸边防、入境服务保障等工作人员的检测频次由每14天1次改为每7天1次;对监管场所和民政养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测由1个月1次改为14天1次。
对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区域,山东第一时间启动对来自和途径该地区人员的摸排随访与核酸检测。对集中推送的数据,做到24小时内完成山东籍人员追踪随访、48小时内完成非山东籍人员追踪随访,常态化推送的数据,接收当日“清零”。
威海市文登区和青岛平度市先后在入鲁返鲁人员主动筛查中发现3例检测阳性者。由于发现和检测及时,目前,都没有发生二代病例和社区传播疫情。
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准备 500万以下人口2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山东高度重视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工作,也针对大规模核酸检测做了充足的准备。目前,山东储备能够保障500万以下人口2天内完成全员检测,500万以上人口3-5天完成全员检测。
全省723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覆盖全部县(市、区),单日最大检测能力单管超过150万份。
买退烧药需至发热门诊
近期,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详细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凡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或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的,立即转诊至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在核酸检测结果未明确前,实行单人单间隔离观察。
药店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制度,对购买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抗菌素等药品的人员立即引导患者转诊至发热门诊。紧急开发了山东省医疗机构(药店)发热等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将系统登记的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转入社区随访管理。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重磅!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1年保教费!
- 8月5日临沂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2025年临沂市 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 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计划和项目清单
- 临沂2025年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普通生录取线公布
- 2025年临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124534人 较去年增加12484人
- 临沂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出炉
- 途经临沂!山东又新增一条高铁!
- 沂河新区这些片区要有大变化!规划发布
- 省府已批复!山东将新建设6所高校,临沂有1所
- 最高奖补200万!临沂重磅官宣
- 临沂中心城区,新建3所学校!
- 山东康正食品低温仓储冷链及加工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 临沂晟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回收及梯次利用20万套废旧动力锂电池包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
- 祝贺!临沂成为全国试点城市
- 2025-2027年临沂将迎来大发展
- 规划公布!临沂4大片区迎来大变化!
- 2025年临沂市重大项目名单公布!
- 暖民心!临沂2025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出炉
- 临沂启辰塑胶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塑料制品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 祝贺!2025山东春晚落户大美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