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有2个大动作,“高房价逼走年轻人”引来热议
现在的楼市,正处于敏感期,既担心房价上涨促使房地产的泡泡吹大后出现破裂,又担心楼市出现降温过快不利于经济转型。所以,想要楼市健康,采取小步慢走的策略可能正是房地产所需要的。这就是买房人经常能看见的楼市调控一城一策的主体作用,对于出现房价大涨苗头的城市迅速灭火,对于想悄悄放松调控的城市及时纠偏。保证整体上落地房住不炒的同时,发挥好调控的精准施策的有效性。
就在房地产调控的这个敏感时点,央行最近的两个大动作不经意间点燃了买房之间讨论的热情。
第一个大动作,央行发布了一篇重磅级的工作论文,引来积极反响,点赞声一片。
央行在工作论文中明确提出“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在央行工作论文中主要有三点内容让买房人眼前一亮。一是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二是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三是鼓励生育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可见央妈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那一定是真爱,多方操心,只为健康前行。该文一公布 ,网上点赞声一浪高过一浪。

央妈在工作论文中提醒“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按现有的人口出生情况,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占比达到26.1%,总人口规模相对于顶峰期减少约6000万。人口会呈倒金字塔型,老年人会通过卖房、卖股等来维持生活,资价格会承压。这里面可能暗含房价会出现大跌的味道。

在论文中,提出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从目前来看,劳动力人口将会以每年0.5%的速度逐年下降,2050年会比2019年下降15.2%,这个速度真的太快了,可以用断崖来形容。劳动力人口的大规模减少,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肉眼可见。作为房地产行业来说,相应的买房需求自然大规模减少。

而在央妈的论文中,买房人热议最多的就是“房价太高会逼走年轻人”。

央行不只管宏观经济调节,现在还管起了生育,果然是“亲妈”!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年轻人都逼走了,何谈创新。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子,人口一旦不够,未来没接盘侠了,价格还能撑得住吗?
39.9元买不了什么,
却可以避免花300万买房后后悔,
别人上过得当,那些买房的坑你不必去踩。点击下图进入查看。
第二个大动作,对全部4024家银行机构开展压力测试。
根据《中国金融》通报的信息,央行计划在2021年对全部4024家银行机构开展压力测试。很明显,今年的压力测试比去年又提升了一步,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每一家银行都不放过。从去年的测试结果来看,1550家参试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9.86%,低于监管部门10.5%的监管要求,但仍高于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不含储备资本的8%监管最低资本要求。
从去年的不良贷款率测试来看,既便不良贷款率上升400%的重度冲击(整体不良贷款率从1.7%上升至8.5%),风险仍然可控。
有人说,这么大规模全方位的测试,感觉这不是啥喜事!
其实不必过多地解读,就如健康的人需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一样,有问题发现早治疗。
当然,去年估计的是不良率上升4倍,按照央行论文中劳动力人口大规模的减少,在没有措施管控的情况下,如果房价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房地产资产减值过快。银行的压力可能就出来了。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对房地产泡沫多做一些准备,那可不是不良率上升400%达到8.5%那么简单。
总之,在这个楼市敏感时期,央行的这两个大动作应该让更多的买房人深思熟虑。所以,不要炒房,一定要听话,早点放手为好。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