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8828336
当前位置:临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杂谈大话

涨知识!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但不一定是好习惯!

2022/3/26 17:20:14

来源:宣武普外

评论:0

浏览量:1710

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看似卫生,实际上不仅不能保证身体健康,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

1、频繁刷牙

经常刷牙能保持口腔干净,但频繁刷牙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牙齿有一层牙釉质,可以保护下层的牙本质和牙髓组织。如果刷牙次数太多,容易将牙釉质磨掉,使牙齿失去保护层,为蛀牙创造条件。因此,刷牙也不宜频繁,每天刷牙次数保持在2—3次即可。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2、经常掏挖耳朵

有的人认为耳屎很脏,一天不清理就浑身不舒服。其实耳屎不仅不脏还很有用,耳屎可以滋润耳道、保护鼓膜。频繁掏耳屎可能会刺伤耳膜,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而且,耳屎是可以自动排出的,所以平时就不要乱掏耳洞了。如果确实有必要,可将医用消毒棉签浸在温开水中,稍稍挤干后放进外耳道内,并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3、经常抠洗肚脐

众所周知,肚脐很容易聚集污垢,形成“脐泥”,但“脐泥”也不是你想洗就能洗的。因为我们的肚脐十分娇气,经常搓洗可能引发肚子疼。除非脐泥实在太多,或肚脐眼有异味才需要清洗。洗前可以用一点食用油(或婴儿油),涂抹在肚脐里等“脐泥”润湿后,再用棉棒轻轻擦拭再冲洗干净。清洗后应保持肚脐内部干燥,以免细菌滋生。注意洗肚脐需使用温水,并且动作要尽量轻柔。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4、用卫生纸擦水果

市面上有不少未经消毒的卫生纸,纸面含有大量细菌。如果用卫生纸来擦拭水果,很容易沾染细菌。因此,最好不要用纸巾擦拭水果,水果洗完,直接吃就好,不用那么麻烦。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5、用抹布擦餐具

有些人洗碗餐具会用抹布来擦拭,觉得这样干爽卫生。相反,抹布上附着大量细菌,如果用来擦拭餐具,反而会造成了“二次”污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将餐具清洗干净之后,放入洗碗槽中自然沥干。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6、用酒消毒碗筷

有些人常用白酒擦拭碗筷来消毒,其实,医用消毒酒精的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56%,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7、洗衣机洗内裤

有研究证实,每个人一天的内裤沾有约0.1克大便。如果将内裤与其他衣物同洗,可能导致水中大肠杆菌增加,容易导致病菌滞留在洗衣机内,或残留在普通衣物上。所以内衣内裤最好要单独用开水烫洗。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8、淘米时反复搓洗

不少人淘米时会洗个四五遍,其实,反复搓洗大米,会让其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淘米时尽量少用水,在盆里用手搅动清洗1-2遍,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淘米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明显的灰尘,最好用凉水。因为水温越高,米中的营养物质损失越多。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9、果蔬洗涤剂清除农残

不少人家里会备果蔬洗涤剂,觉得能去除农残,但其实果蔬洗涤剂的清洗效果与清水无异。相反,如果水果表面的洗涤剂没清洗干净,还会留在瓜果上。大部分的农药遇水后是会分解的,像淡盐水、小苏打水、醋等,目前都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能有效去除农残。因此,清洗果蔬用清水就可以了,用手搓揉就能清除掉蔬菜表面的农药、灰尘等。

注意卫生是好事,但有些卫生的“好”习惯,反而不健康。不过,疫情当前有一个讲卫生的好习惯,大家一定要养成那就是勤洗手,尤其是外出或触碰公共设施后,更应该好好洗手~

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


  •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
    微信
  •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 分享到微博
    微博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写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0539-8828336
  • Q Q: 2100968408
  • 微信: vxb20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临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鲁ICP备15001695号 |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328号  |  技术支持:临沂信息网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

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