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名高考生填报志愿被篡改 面临无学可上
随后记者电话咨询了沂水县教体局招办的工作人员,刘毅父亲的话也得到了印证。“上周我们陆续接到家长反映,说学生高考志愿被人修改了,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10多个。”该工作人员表示。
虽然已经报警,但由于我省高考录取已全部结束,现在刘毅和王红这些被修改志愿的考生,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参加高考了却无学可上。如今,志愿被篡改已经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两个家庭上空。
志愿被篡改之后,看着周围的同学们都收拾行李去学校报到了,刘毅就一直呆在家里,哪里也不去。
“现在我连QQ号都不愿意上了,在我们班级的群里,同学聊的都是要去哪个学校报到。知道志愿被改了之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也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去学校报到,可是这个学校不是我喜欢的,专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不想去上学了。”想到自己前途迷茫,刘毅的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刘毅的父亲告诉记者,知道志愿被篡改了之后,想让刘毅再去复读一年,可是因为时间太晚了,县里的复读学校已经满了,不再招收复读生了。“复读得交不少钱不说,还得耽误孩子一年的时间。高中这三年每天都是我和她妈妈去学校送饭,这再来上一年,多耽误事儿啊。而且,明年的高考政策也不知道会怎么变化。”刘毅的父亲无奈地说。
王红的人生道路也因为这次志愿被篡改而改变了。王红告诉记者,本来报考的是山东商业职业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想学点技术,然后找个工作,现在却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出去打工。“知道志愿被篡改之后,整个人都懵了,觉得很不可思议,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从来没觉得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刚查出被山东外国语学院录取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系统出问题了,去了教育局一查才知道是真的。”
为了王红志愿的事情,王红的舅舅也专门从青岛赶了回来,“这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我和刘毅的父亲已经到县公安局报警了,可是事情过去都10天了,还是没有一点儿进展,无论怎样孩子的前途耽误不起啊。”王红的舅舅说。
记者联系沂水县公安局网监大队,一名工作人员称目前案件仍在调查当中。(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追问:孩子的未来谁来买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对于刘毅和王红来说,曾经美好的大学梦想在这个8月被人无情地碾碎了。由于我省高考录取已结束,而俩人又已经被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录取,所以无法退档。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不去学校报到,也就没有学上了。眼看着到了开学的日子,两家人一边焦急等待着公安局的调查结果,一边却又不得不做着最坏的打算。
按照两个人的高考分数,如果正常投档,刘毅和王红将非常有望被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录取。然而,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校门的两人,却被人轻轻动了一下鼠标和键盘,硬生生地把那只脚又给拽了回来。
据刘毅父亲介绍,一名被篡改志愿的学生家长曾在8月12日连夜赶到济南的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反映情况,结果由于无法拿出证据,被迫又回到沂水县公安局报案。
究竟是谁动了他们的高考志愿?那个“神秘人”在中间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网络侦查手段是否能找出“幕后黑手”?谁又能为孩子们的未来买单?
对于此事的进展情况,记者将持续关注。
律师说法:盗窃个人信息可判刑对于这件事情,沂蒙晚报法律顾问、山东颐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彭海律师认为,关于篡改志愿的情况,《刑法》上并没有专门规定的条款去认定到底犯了什么罪。
“根据相近的罪名,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这是从犯罪分子获知被害人报考志愿的密码方面说的;另一个是侵占公民通信自由罪,这是犯罪分子侵害了受害人和招生部门之间传达信息的自由;最后一个是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罪,这主要是指如果招生人员把他已经获知的他人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了另外的人,他就触犯了这条《刑法》。”彭海说。
彭海告诉记者,上面所说的三种罪行,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是我个人看来,篡改考生的志愿是关系到考生一生命运的事情,不论是对被害人的经济、精神方面都有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他考生造成心理恐慌,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审判机关在审判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
虽然已经报警,但由于我省高考录取已全部结束,现在刘毅和王红这些被修改志愿的考生,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参加高考了却无学可上。如今,志愿被篡改已经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两个家庭上空。
志愿被篡改之后,看着周围的同学们都收拾行李去学校报到了,刘毅就一直呆在家里,哪里也不去。
“现在我连QQ号都不愿意上了,在我们班级的群里,同学聊的都是要去哪个学校报到。知道志愿被改了之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也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去学校报到,可是这个学校不是我喜欢的,专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不想去上学了。”想到自己前途迷茫,刘毅的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刘毅的父亲告诉记者,知道志愿被篡改了之后,想让刘毅再去复读一年,可是因为时间太晚了,县里的复读学校已经满了,不再招收复读生了。“复读得交不少钱不说,还得耽误孩子一年的时间。高中这三年每天都是我和她妈妈去学校送饭,这再来上一年,多耽误事儿啊。而且,明年的高考政策也不知道会怎么变化。”刘毅的父亲无奈地说。
王红的人生道路也因为这次志愿被篡改而改变了。王红告诉记者,本来报考的是山东商业职业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想学点技术,然后找个工作,现在却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出去打工。“知道志愿被篡改之后,整个人都懵了,觉得很不可思议,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从来没觉得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刚查出被山东外国语学院录取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系统出问题了,去了教育局一查才知道是真的。”
为了王红志愿的事情,王红的舅舅也专门从青岛赶了回来,“这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我和刘毅的父亲已经到县公安局报警了,可是事情过去都10天了,还是没有一点儿进展,无论怎样孩子的前途耽误不起啊。”王红的舅舅说。
记者联系沂水县公安局网监大队,一名工作人员称目前案件仍在调查当中。(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追问:孩子的未来谁来买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对于刘毅和王红来说,曾经美好的大学梦想在这个8月被人无情地碾碎了。由于我省高考录取已结束,而俩人又已经被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录取,所以无法退档。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不去学校报到,也就没有学上了。眼看着到了开学的日子,两家人一边焦急等待着公安局的调查结果,一边却又不得不做着最坏的打算。
按照两个人的高考分数,如果正常投档,刘毅和王红将非常有望被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录取。然而,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校门的两人,却被人轻轻动了一下鼠标和键盘,硬生生地把那只脚又给拽了回来。
据刘毅父亲介绍,一名被篡改志愿的学生家长曾在8月12日连夜赶到济南的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反映情况,结果由于无法拿出证据,被迫又回到沂水县公安局报案。
究竟是谁动了他们的高考志愿?那个“神秘人”在中间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网络侦查手段是否能找出“幕后黑手”?谁又能为孩子们的未来买单?
对于此事的进展情况,记者将持续关注。
律师说法:盗窃个人信息可判刑对于这件事情,沂蒙晚报法律顾问、山东颐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彭海律师认为,关于篡改志愿的情况,《刑法》上并没有专门规定的条款去认定到底犯了什么罪。
“根据相近的罪名,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这是从犯罪分子获知被害人报考志愿的密码方面说的;另一个是侵占公民通信自由罪,这是犯罪分子侵害了受害人和招生部门之间传达信息的自由;最后一个是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罪,这主要是指如果招生人员把他已经获知的他人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了另外的人,他就触犯了这条《刑法》。”彭海说。
彭海告诉记者,上面所说的三种罪行,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是我个人看来,篡改考生的志愿是关系到考生一生命运的事情,不论是对被害人的经济、精神方面都有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他考生造成心理恐慌,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审判机关在审判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