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8828336
当前位置:临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养生育子

牙龈出血是维生素C缺乏惹的祸?

2018/2/4 16:08:12

评论:0

浏览量:1758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体内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坏血病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缺乏病之一,早在公元前1550年就有坏血病的记载。

食物中的维生素C在小肠上段吸收,吸收率与摄入量有关,会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而减少。维生素C摄入量较低时,几乎完全被吸收;每天的摄入量在30~200毫克时,吸收率为80~100%;摄入量达500毫克时,吸收率下降至75%左右;摄入量达1250毫克时,吸收率下降至50%左右。

维生素C被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其浓度以脑下垂体最高,其次是肾上腺、肾脏、脾脏和肝脏。人体代谢池内可有少量维生素C储存,一般在1200~2000毫克,最多可达3000毫克,总转换率为45~60毫克/每天。维生素C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随尿排出,其次由汗液和粪便排出。

在体内,维生素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护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羟化作用: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参与并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羟化过程;参与羟化酶作用,促进神经递质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 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是一种很强的水溶性抗氧化剂,与脂溶性抗氧化剂一起发挥作用,在体内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
  • 提高机体免疫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依赖于血浆维生素C水平,维生素C可促进抗体合成。
  • 解毒作用:大量维生素C对某些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具有解毒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推荐:

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维生素C每天摄入量为100毫克,孕妇在孕、早、中晚期摄入量分别为100毫克、115毫克、115毫克,乳母为150毫克。

维生素C缺乏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轻度疲劳是维生素C缺乏的早期症状,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倦怠、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齿龈疼痛或发炎等。维生素C缺乏的特异性体征是毛囊过角化并带有出血性晕轮。维生素C长期严重缺乏能导致坏血病,典型病理改变是以胶原结构受损,合并毛细血管广泛出血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

  • 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片状瘀斑、骨骼下出血,甚至出现血尿、便血及贫血,严重时偶有胸腔、腹腔、颅内出血。
  • 牙龈炎:牙龈结缔组织结构受损,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严重时牙齿松动与脱落。
  • 骨骼病变与骨质疏松:骨骼有机质形成不良导致骨骼病变与骨质疏松,出现关节疼痛、骨痛甚至骨骼变形。

坏血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哪些食物里面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绿色和红色、黄色的辣椒、菠菜、韭菜、番茄、柑橘、山楂、猕猴桃、鲜枣、柚子、草莓和橙子等。野生的水果和蔬菜,如苜蓿、苋菜、沙棘、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特别是枣、刺梨等水果中含有的生物类黄酮,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动物性食物仅肝脏和肾脏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牛奶、鱼、肉、蛋、禽肉中含量较少,谷类及豆类维生素C含量很少,薯类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源自马博士健康团 张建芬博士生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17年科学传播奖获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学传播人

· 2013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

· 2012年科学传播年度人物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写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热门内容:
0539-8828336
  • Q Q: 2100968408
  • 微信: vxb20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临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鲁ICP备15001695号 |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328号  |  技术支持:临沂信息网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

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