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这个“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梦归秦淮
这句话出自于《 论语· 为政》。原文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说,人到三十岁的时候,即使没有建功立业,也要找到人生立的方向;从三十岁到四十岁,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到四十岁的时候,在你所从事的领域中基本做到游刃有余不存在困惑了;五十岁的时候了解顺应自然规律,六十岁的时候,别人说的好话坏话都不会放在心上了,听什么都顺耳;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无处不中规中矩,也就是说主观意识和做人达到了融合为一的阶段。”
“知天命”是孔子“天命观”的范畴,“天命观”是孔子思想体系重要的内容。“天命”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它的管控范围内;“命”往往是指人的寿命和气运。即孔子所说的,人的寿命的长短是由其自然规律决定的,也就是“死生有命”。
知命,知己之命运;知命,知己之使命;知命,知己之责任,知有所必为,《易》所谓“君子不舍其命”。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这个年纪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不仅身体发生衰老,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诉求,开始反思和总结人生。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自己的一生到底过程什么样,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已经看得很清楚明了了。所有的喜怒哀乐,转眼间都是过往云烟,仰天长笑还是唏嘘悲哉,都已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由此可见,“天命”是“修养天真之至道也”,人只有成长到一定的年龄段,才开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十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自然规律的概括和人生的提炼总结。
@孙虚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所谓「天命」,指的是客观的限制,是人力所无可奈何者。「不惑」之前的工夫境界,都在自我精神意志的培养上,「知天命」则转向客观世界的体认。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伯牛这样的人不应该有此疾,而竟有此疾。在道义层面的「不应该」与事实层面的「是」发生了矛盾,孔子把这无可奈何之事归之于命。这是人力无可奈何者。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道是「应该」行的,道之行才合乎义。但无论道行还是道废,都受客观限制。这种限制是命,非人力可为。既不是孔子所能决定,也不会受到公伯寮所影响。人事已尽,还不得成功,这便是命。
既然成败都是命,那还要人的努力做什么呢?孔子提出他的天命观,恰恰是为了凸显人力。道之行或不行,是现实的成败问题,这是非人力可为的。但道「应行」却是价值问题,这是人可以主宰的。事实层面的「命」与价值层面的「义」就此分判。我们所做所为,不是为了事实层面的成败,而是在价值层面「应该」。
有人对此不理解,从事实成败的角度认为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此孔子也有回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不行,孔子是已经知道了的,但他之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是为了成败,而是「行其义」。
「知天命」就是知道一事之成败受客观限制,非人力可为。既不是你努力就能控制,也不是谁的阻碍就能限制的。「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之所以能「不怨天。不尤人」,就是因为「知天命」,知道客观限制非人力可为,故不在成败问题上而有怨怼。「知天命」是把注意力从事实的成败转向价值的应该。即使知道不行,也应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要「行其义」。
另一方面,「知天命」意味着「尽人事」。因为命既为人力所无可奈何者,那么不尽人事,怎么可能看到人力无可奈何者呢。人力不尽,如可知道无可奈何?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力尽然后知天命。
关于命对人力的限制。有的观点认为命不可违,但这命是一有人格色彩的超越主宰,是神的决定。人间道德是神的旨意,人的追求是超越而进到神的领域。一般有神论的宗教大抵如此。
有的观点人为,命不可违。但命不是一个有人格的超越主宰,而是自然规律。是一种现实世界的必然。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自然主义与此类似。
有的观点认为命所决定之领域就事现实世界,人力在其中毫无作为。人应该了解到现实世界的荒谬性,而进到某种精神境界中。道家及佛家对现世界的否定和超越与之类似。
孔子所谓命,也指客观世界的限制。不同的是,孔子并不设置一个超越的人格主宰——神,不追求向神的超越。也不会超越现世而追求一种精神超脱。个人的精神就在这受限制的现实中显示出他的「义」来。在不受人力控制的命中建立人的价值秩序。
提示: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图片、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